由社群化走向個性化的時代,觀賞魚愛好者都是什麼樣的人?

社群時代 KOL 獨大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多平台的社群樣貌下,供應端具有「個性」才能受消費者青睞,並脫穎而出!

分析平日所收集的數據,透過實體活動交叉比對,是最直覺的策略驗證方式

2023/10/19-22 的觀賞魚博覽會後,這兩週會議真的是塞很滿,但收穫也非常豐富!光是得到的資訊和自身所累積的數據比對就有非常多的收穫,因此決定也當作產業社會觀察,來慢慢地從不同角度和做些呈現和分享!

由於平日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以及自己和各家大廠客戶交流時,都可以看到大量的數據,透過這些數據的分析,都可窺見消費者的輪廓,進而了解消費者的組成、偏好和行為。

因此,才會說愛好者們是去逛展覽見同好,顧問角色則是還要多做些大型的市場調查驗證、商業媒合與分析。在針對消費者的輪廓來說,整個觀察下來,可以說消費者真的改變了。

社群時代 KOL 獨大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多平台的社群樣貌下,具有「個性」才能脫穎而出!

從臉書將社群時代推上高峰,已過去十幾年了,在這段時間內本來都是穩穩的腳步、慢慢的走。但是約 2020 年左右,短影音的問世、AI的出現等,整個社群時代的發展忽然間開始跨步向前。

自媒體經營者經營型態也因應著社群平台的多元和用戶的偏好,開始產生了一連串的變化!因此,以往單一平台極高流量的傳統網紅模式,在 2023 年的現在已經可說是難以複製。

因此,現在新的自媒體經營者,多轉變為多平台、多角化經營的模式運作,不講求單一平台的高人氣,而是開始講求最精準的受眾、最高的轉換率。

而在這個高度個性化才能有辨識度的社群汪洋中,能夠在這些多平台流量中勝出的,無一不是具備高辨識度、極具個人特色的創作者!所以2023年的消費者市場,不論各行各業,幾乎可說是正式進入個性化的時代了!

而所謂個性化的時代,意味著消費者所關注的目光相較傳統單一高流量的品牌商品,會明顯更加青睞具有個人風格、特色的商品,這類狀況從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的消費數據來看,都可窺見一二。

以 2020 年做為分界,觀賞魚愛好者的消費習慣有了巨大的變化

觀賞魚愛好者整體的消費者習慣,可用 2020 年作為主要的分界。在 2020 年以前,消費者主要的交流渠道、飼養資訊等,多是透過社群(粉專、社團、賴社群、小圈圈)大大說、熟悉的店家老闆說之類的方式取得,並產生後續的消費行為。

而當時消費者輪廓若以年齡區分,35 歲以上的消費者,較偏好找熟悉的店家老闆、魚友等;而 27-35 歲的消費者則顯著在各大網路社團、社群進行交流和詢問; 27 以下的愛好者,則更極端的仰賴網路社群和各種同好交流平台。

然而在 2020後至今,消費者的主要資訊來源、衍生出消費行為的渠道則有了相當大的變化,其中以聽社群的玩家或是熱情分享的魚友介紹為主流,而常用的社群則是比 2020 年前多了相當多的選擇,如:小紅書、抖音、Tiktok、YoiuTube、FB 粉專、社團、LINE 社群和其他各種同好交流平台等,其次則為消費者自己所相信的創作者、具市場品牌信賴度的專業玩家及熟悉的店家老闆的介紹。

而在年齡方面則是分界較不明顯,35 歲以上的飼主多透過社群、社團、熟悉的店家老闆和玩家獲取資訊直接交流,20-35 歲玩家則大部分都是單向透過小紅書、YT、抖音等平台獲取資訊,再透過社團、社群等渠道交流。

此外,不論年份,整體觀賞魚愛好者的性別比例是男性佔8成、女性2成左右。

平台的多樣性及疫情的推波助瀾,加速了供應方和市場方的變化。

稍微盤點這段時間的大事件:

  1. 短影音的興起:短時間、快速記憶、洗腦行銷,透過興趣來抓受眾的高觸及演算法,讓使用者看到一篇之後,動不動就會跳出相關的推播,直接讓人欲罷不能!

  2. 社群媒體多平台的興起導致用戶的分散:如 Podcast、小紅書、抖音、Tiktok 等。

    而 FB、IG、YouTube 等老字號社群平台,也開始加入了短影音和 reels 及限時動態的功能,因此影響社群平台的關鍵最大的部分,仍是短影音的問世。

  3. AI的問世:讓創作者不論是影像、音樂、錄音、圖文等,生成素材更加快速,同時也是將創作門檻降低,讓新創作者更好進場,同時對於已經熟悉模式的老用戶來說,也是更無痛的轉移使用平台。

  4. 世紀疫情 COVID19 造就了跨越年齡與國籍的全球網路和社群普及化:以往許多的長輩都覺得網路、手機、社群是年輕人的東西,但是受到疫情影響,年長者們不得不開始學習、嘗試使用,結果也被演算法所覆蓋,看了就停不下來,進而開始出現依賴性。

  5. 電子商務抬頭,實體水族販售店面萎縮,整體水族市場M型化:由於疫情之故,因此被迫在家的狀況下,不能逛街、遊憩,同時當大家習慣網路後對於網路的依賴是全球性的提升。因此水族業可說是直接出現了汰換現象,M型化的狀況非常顯著。

    許多小型規模的資深水族館沒有跟上轉型、接班傳承不利者,都開始被市場所淘汰。而網路的電子商務興起,最終在疫情結束後,真的想走入店面進行遊憩體驗、感受氣氛的愛好者變少,甚至很多愛好者是去了後,感到失望就不再去逛、或是逛完後上網比價,選購比較便宜的相同商品,結果導致實體店面營收受到了實質的壓縮。

  6. 具備一定經驗的飼養者開始具有資訊敏感度,會針對網路資訊進行篩選:由於短影音很多是剪輯、腳本套路所構成,因此觸及雖高,但是有實際飼育經驗的人,都能清晰知道一切的呈現都是檯面上的東西,不適合在實際飼養中重現。

    比方說,當看到某支魚缸維護短影片,製作很精簡美觀、具有洗腦般的魔力,但其實在實務操作中,需要在日常的飼養中做很多管理方面的努力,才能做出螢幕上所呈現的維護操作而不出現意外狀況,但若較沒經驗的飼主不知道這些背後的努力,直接模仿並進行操作實踐可能很容易會出現意外並難以收拾善後。

    因此,短影音雖吸睛、看起來很輕鬆,但在不理解原理和前因後果的狀況下,其實不是人人能重現同樣的結果。

    而由於這類狀況的頻繁發生,有許多愛好者也開始意識到基礎知識的重要性,願意開始重新學習、累積資訊,而且對資訊的敏感度更高!

    比方說,對於內容農場中那些對有錯、錯中有對的資訊、或是簡化過頭的資訊、單純抄書而非實戰和經驗淬煉過的資訊,勢必慢慢的會被愛好者們開始淘汰。

消費者的輪廓隨時都在改變,看見趨勢、具備實力與信譽,才能抓住消費者的目光並引導成交!

在這持續變化的消費輪廓中,當網路資訊品質也不穩定時,以養魚人來說,只要是有理論基礎、拿得出實績的商家營運者、品牌商譽良好的企業端都能有較高的客戶黏著度。

特別是專精單一魚種、服務的專業玩家、工作室等,在近兩年都有客戶量、能見度成長的趨勢,也得到了更多的潛在消費者關注,因此整個市場數據等綜合資訊評估後,若是有商業敏感度的經營者,在這個時代中供應商端要如何轉型,其實是顯而易見的一件事。

如果經營者無法和社群時代的用戶對話、沒有辦法做出自己的品牌精緻度凸顯自己的品牌個性,那麼除非本身的銷售量體極大,否則應該要具備警覺心儘早進行準備較佳。

而產業鍊中供應端的各個角色,不論是魚隻的繁養殖場、工作室,或魚缸、過濾器、燈具、餌料等周邊設備、軟硬體供應商,都有必要好好檢視自身品牌體質,以及和消費者溝通的整體模式。

畢竟,在現在這個疫情後、AI問世的時代中,各大產業都在往前走,若觀賞魚產業不具警覺心真的十分可惜;甚至不只觀賞魚產業,事實上台灣整個農林漁牧業對大眾市場都有同樣的問題在發生。

因此,品牌、商業模式轉型這件事可說是勢在必行,但是實際投入轉型前,也必須要先掌握市場的趨勢與自身的品牌定位,重新檢視設定營運目標,才能知道品牌的未來將會在哪個方向。

梧桐
梧桐

梧桐本人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