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魨眼中的線蟲,他的真身是…!?

有追蹤魚活通粉專的朋友們,相信對於2022年9月份時,由巴西小惡魔刺河豚 Chilomycterus schoepfii  眼部拉出線蟲的畫面印象應該是相當深刻(圖1)。也非常感謝飼主威爾先生同意提供樣本作研究使用。

而在相關貼文發表後,也意外釣出非常多飼養河魨的飼主發訊前來預約,希望能讓愛魚也能接受處理的相關諮詢,也希望能多了解這個寄生蟲的狀態、傳播途徑及感染的對策等。

圖1. 2022 年 9 月,由巴西小惡魔刺河魨 Chilomycterus schoepfii 眼部晶體取出的線蟲類寄生蟲

而此案例拖延了好一陣子才寫成文章,主要是因為這隻蟲越看越奇怪,感染的的魚隻狀況在 2022 8 月飼主提供初期照片(圖2)時,因為過去線蟲感染到魚類水晶體內部的案例並沒有特別的紀錄,大多是複殖吸蟲的感染案例,因此看到時也沒有往別的方向去想,初步判斷應為海獸胃線蟲等蛔蟲類的線蟲寄生蟲,很可能是體內移行時,偶然鑽入這個部位,通常這樣的狀況不會有過度的惡化,所以並沒有多想。

圖2. 初期的狀況(2022 年 8 月)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飼主回報狀況不大對,因為在短短數週的時間,眼部蟲體越來越多、而且眼部晶體發生混濁(圖3),看到照片時,就很明顯可以確認這隻蟲絕對不會是偶然感染了。

而這類寄生蟲多透過食物感染,因此詢問飼主的餵食狀況後,有提到除了正常餌料投餵外,因為住處位在汐止河濱旁邊,偶爾還會有小螃蟹跑進家裡面,有撿起來投餵3次,有次也去了一趟北海岸潮間帶走走,就順道抓了約10隻左右的螃蟹給河魨打牙祭、順便磨牙。

聽完後,就覺得似乎合理了,因為這些線蟲類寄生蟲要傳遞到魚類的身上,不論是哪種蟲,多半都是進入宿主的食物鏈進行傳染,也就是說:

這些線蟲類的中間宿主多半是橈足類、水蚤、豐年蝦、蝦蟹甲殼類等這些「魚會吃的生物」,如果有長時間使用野生的這些生物進行餵食,當然遭受感染的機會就會相對提高許多。

圖3. 兩週左右的時間,蟲體明顯變多,且晶體開始混(2022 年 8 月)

然而,到底是什麼樣的線蟲會感染魚類的晶體內側呢?在工作之餘陸續尋找了相關期刊,但是資訊並不多,與此同時,飼主也在近一個月的時間後,魚的眼部已經完全被蟲體佔據,且眼部內已經完全混濁、且出現充血發炎等反應(圖4),同時由蟲體在眼球晶體分佈的狀況可見,這些蟲體並不是懸浮在晶體內部,而是均勻地貼平於眼殼壁內側。

圖4. 被蟲體完全佔據的眼部晶體(2022, 9)

而在到了現場後,一隻眼睛取出了 6 隻蟲體,取出的當下,就推測應為絲蟲類的寄生蟲(圖5)。

圖5. 摘出的蟲體,浸泡於70%酒精進行保存

而在晶體內的蟲體是無法透過水族常用的藥物去除的,因此只能透過開眼的方式摘出蟲體。

特別提醒,如果不會操作的話,請勿在家輕易亂抓,否則容易感染細菌而死亡,或輕則失明、重則導致直接死亡喔!

摘蟲影片:

目前絲蟲類寄生蟲在魚類眼部寄生的案例研究有限,而在眼球晶體內寄生的線蟲也沒什麼資料,所以樣本保留起來後,一直想著某天要送去做DNA定序進行分子比對鑑定種類,不過忙著忙著也就放在一旁了。

而某天因為和以前實驗室研究鐵線蟲等大型寄生蟲的大學長-邱名鍾博士聯繫聊天話家常時,忽然想到這件事,就跟學長談到了這個案例和手術過程以及自己的判斷,結果沒想到學長接著說…他要去台大昆蟲系任教了,對這個案例還滿有興趣的,剛好可以來做做分析檢驗(也太巧),而且聽到現在跑鑑定什麼的,也才 $200 元,實在是太驚嚇了,我還活在 $800-$1200 元的記憶,真的非常感謝科技的進步!

於是,就約了某天將樣本提供委託學長協助此事後,就期待 DNA 定序的結果出爐。

一個月後,沒想到學長除了鑑定外,也提供了一些資料過來:

「從河豚眼睛中移出的 6 隻線蟲,挑出其中  2  隻做了 DNA 的定序。這兩條蟲體的 18s rDNA 序列跟 NCBI 資料庫比對的結果發現跟編號  KC222020  的 18s rDNA 序列最為接近。超過  99%  的序列相似度,可以推估是近似種,或至少是同一屬的線蟲。」

後面也接著描述:

「編號  KC222020  是  2010 年冬天在加勒比海 Saint Kitts島嶼被採集到的線蟲樣本。寄生在刺河豚(Diodon hystrix)的眼窩(圖6)。2015 年有類似的病例發生在從澳洲南部輸入到日本的河豚 (D. nichthemerus)中(圖7)。這兩個案例中的線蟲都被認為屬於 Cystidicolidae 科的種類,加勒比海的樣本則進一步被認為屬於 Metabronema 屬的線蟲。

Metabronema 屬至今只有約 12 個種類被發表,且相關線蟲的分類與生活史的研究都很少。目前已知的種類大多寄生在魚類的消化道中。而上述兩個寄生在眼部的案例中,也是寄生在眼窩周圍而非如我們樣本從水晶體中被採集到。因此目前還沒有辦法確定魚類眼部是不是這類寄生蟲正常的感染部位。而參考  Cystidicolidae 科線蟲的生活史,這類線蟲很可能是因為餵食野外採集到的中間寄主而感染,包含海水生的蝦子或螃蟹的血體腔中。

雖然目前大部分相關的線蟲都缺乏野外調查資料,但若參考同科物種Ascarophis 的紀錄,這些海洋甲殼類的感染率可能不算低,在美國加州的潮間帶可以達到 12.5 63.6% 的感染率。」

而根據過去的調查報告和個人調查經驗,在台灣潮間帶的蝦蟹類,不分寄生蟲種類,有更高的感染率,因此可合理推測:

在台灣這隻寄生蟲的幼蟲寄生蝦蟹類的感染率應也是接近的。

圖6. 寄生在 Diodon hystrix 眼窩中的線蟲。(Soto et al., 2013)
圖7. 寄生在 Diodon nichthemerus 眼窩中的線蟲。(Sasaki et al., 2017)

該怎麼說呢,研究魚病、寄生蟲很多年,過去發期刊也是在田野調查監測方面,但很意外在服務客人的過程中就這麼找到疑似新種的寄生蟲,也是某種生涯成就吧(?)。

因此呢,分享這個有趣資訊的同時,因為夏天快到了,也提醒各位愛魚人:

去溪邊、海邊玩都很棒,但是不要沒事亂撿毛蟹、亂撈水蚤這些生物回家給你的魚吃,活跳跳的野味蟲子也活跳跳,給著給著也許某天就真的撿到寶(?)囉!

致謝:

感謝飼主威爾提供刺魨的蟲體樣本,用心照顧的河魨在摘蟲後恢復也非常良好(圖8),現在不僅沒感染、失明,還比之前肥了不少(圖9)

圖8. 摘蟲5日後,眼部發炎中
圖9. 2023 年 2月,眼部恢復完成,但有些許疤痕組織

也感謝愛打壘球的鐵線蟲專家-台灣大學昆蟲系助理教授 邱名鍾 與彰師大生物系的研究助理 鍾富雅 的鑑定協助(圖10)。

圖9. 看邱博士的這個氣勢!

參考資料

  1. Choquette LPE. 1951. Description of Metabronema prevosti sp. nov. with a note on the genus and a list of its species and their host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zoology 29: 102-108. https://doi.org/10.1139/z51-011
  2. Martorelli SR, Navone GT, Ivanov V. 2000. Proposed life cycle of Ascarophis marina (Nematoda: Cystidicolidae) in Argentine waters. Journal of Parasitology 86: 1047-1050.  https://doi.org/10.1645/0022-3395(2000)086[1047:plcoam]2.0.co;2
  3. Moravec F, Justine JL. 2007. Redescription of Metabronema magnum (Nematoda: Cystidicolidae), a swimbladder parasite of the carangid fish Gnathanodon speciosus off New Caledonia. Folia Parasitologica (Praha) 54: 293-300. https://doi.org/10.14411/fp.2007.038
  4. Poinar GO, Kuris AM. 1975. Juvenile Ascarophis (Spirurida: Nematoda) parasitizing intertidal decapod crustacea in California: with notes on prevalence and effects on host growth and survival. 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 26: 375-382. https://doi.org/10.1016/0022-2011(75)90235-9
  5. Sasaki K, Miyagawa Y, Kiyatake I, Onda K, Ito T, Asakawa M. 2017. An adult cystidicolid nematode (Nematoda: Cystidicolidae) from the subcutaneous tissue around the eye of percupinefish, Diodon nichthemerus Cuvier. Folia Parasitologica (Praha) 64: 021. https://doi.org/10.14411/fp.2017.021
  6. Soto E, Bogdanovic L, Krecek RC, Jovonovich JA, Arauz M, Overstreet RM. 2013. Parasitosis of Metabronema sp. (Nematoda: Cystidicolidae) in Caribbean porcupinefish, Diodon hystrix (L.). Journal of Fish Diseases 36:1031-1034. https://doi.org/10.1111/jfd.12109
2023, 7, 7, 更新:同一條魚疾病又復發了,而且寄生蟲還由頭部破體而出
頭部中間白色部分是蟲穿出魚體後的模樣
中間清晰可見穿出體表的蟲體

在2023, 7, 6 晚間睡前接獲飼主訊息,說有酷東西要給我看,結果說寄生蟲不僅在長期沒有投餵遭受污染的活餌狀況下復發之外,甚至還有破體而出的狀況。

這真的是酷斃了,所以目前和協助鑑定的邱博士都覺得非常驚艷,也委請飼主摘出蟲體正準備做進一步的分析,有後續結果再更新給各位!

(有種發現新大陸感,飼主由頭部摘蟲的影片見下)

梧桐
梧桐

梧桐本人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