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行銷企劃與提案:用以終為始的策略思維,打造有意義的商務提案!

在日常生活中,從電視新聞、網路社群上,經常可以看到社會上大小衝突、話題事件層出不窮,許多行銷人、業主、小編紛紛想跟上熱點、抓住流量。但在寫廣告文案、製作貼文背後,其實牽涉到「提案」與「行銷企劃」這兩項關鍵能力。

而一個成功的行銷企劃和提案呈現,不是僅靠一份華麗的 PPT、一次 TED Talk 式的演講就能搞定,真正的核心在於如何「以終為始」:明確問題、設定目標、了解受眾需求,最後再運用合適的表達方式來完成提案。

本文將結合我在水族/水產以及其他產業的實務經驗,帶你深入了解行銷企劃與提案的真實樣貌。

行銷企劃的常見誤解:TED、蘋果發表會只是冰山一角

很多人一提到「行銷企劃」,就會聯想到 TED Talk 或蘋果新品發表會等精心設計的大型秀。這些確實是行銷簡報的一種「表演形式」,但真實商業世界更在意整個專案的可行性與產出。

誤解 1:做一個華麗 PPT 或超炫簡報就是企劃全部

事實上,PPT 只是傳達企劃內容的媒介,真正的重點在於你的產品或服務能解決什麼問題、創造什麼價值。如果只有視覺創意而缺乏市場需求與策略規劃,很容易導致投入大筆預算卻得不到回報。

誤解 2:只要「大創意」就能打動客戶或投資人

再驚艷的創意,也需要市場調研、預算分配、時程規劃、KPI 設定等配套。一個企業若打算投資新案,最在意的還是「何時回本」、「未來收益」及「執行風險」,若空有創意想像而無法和市場接軌,那麼這就是無效的創意。

以終為始:行銷企劃的核心思維

「以終為始」意即在開始前,先想清楚你最終想達到的目標。這個概念可以應用在各種行銷企劃與提案場景,包括:

政府公標案 / 補助案:著重細節的計畫書撰寫、可行性與合法性。

新產品上市發表會:除了產品賣點、功能曝光,還要考量預告行銷、物流管控、後續廣告投放、成效追蹤等全局規劃。

B2B、B2B2C 合作提案:需要符合多家企業的利益分配,明確的商業模式與分潤機制才是重點。

募資簡報 / 投資提案:投資人最關心的永遠是商業模式、財務預測、未來規模化潛力。

以蘋果產品發表會為例,它看起來像一場極具魅力的簡報秀,但背後包含了完整的行銷企劃:產品預告釋出、全球供應鏈統合、預購與銷售安排、行銷追蹤優化...等,這一系列動作缺一不可。

「行銷企劃提案」的五大迷思

1. 「行銷企劃就是美美 PPT」

真相:企劃要關注市場定位、產品差異化、定價策略、後續行銷管道。PPT 只是把想法具象化的一種方式,缺乏策略思考就如同空中樓閣。

2. 「有驚人創意就能說服客戶」

真相:客戶或投資人也在意執行面與風險控管,必須結合數據分析、預算說明、時程規劃和回本週期,才是完整的提案。

3. 「我想做 TED / 蘋果式的秀」

真相:大型演講秀是可參考的靈感,但並不適用所有情境。B2B 或公家單位反而更重實證與預算分配;要先評估對象需求,再決定呈現形式。

4. 接續前項,「為什麼表演型的提案不行?若提案時只要背熟內容,不看對方反應用氣勢提案也能過吧?」

真相:提案是雙向溝通,對方可能會現場提問、要求額外數據。必須準備好 Excel 成本拆解表、執行流程圖等資料,才能及時回應需求。

5. 「提案過了就好,後續成效我不管」

真相:這和前項4. 的迷思經常出現在同樣的一群人身上。專業的行銷企劃在提案階段就已規劃好執行與成效衡量方式(KPI),並設計回饋機制。對方看到「落地性」與「可追蹤性」,更願意投資。

實務案例:從水族飼料到保健品,提案的關鍵差異

許多水族老闆想自己開發飼料的市場失敗案例

有許多水族產業老闆希望推出便宜又酷炫包裝的水族飼料,寄望藉廣告宣傳一鳴驚人。然而,卻忽略了核心差異化——飼料的營養價值、魚隻的健康數據。結果市場不買單,庫存積壓,金流卡死。

Point:以終為始,先釐清客戶想要什麼(魚隻健康、價格合理,多方評估後確實有價格以外的競爭力),再來談品牌定位與包裝設計,否則就算提案做得再炫也難成功。

保健品提案翻盤

許多新創生技公司由於創辦人多為學術研究型的背景,因此創建的保健品品牌在面對市場時,多是用科學數據堆滿企劃書,但卻沒強調「實際體驗與口碑」。

若能在修改提案內容時,加入了真實用戶的血壓改善案例、影片見證與銷售導購流程,投資人立刻更有信心,成功敲定合作。

Point:補充實證案例、量化成果與使用者故事,能讓對方感受到商業價值與品牌溫度。

你該具備的行銷企劃提案認知與整合能力

1. 以終為始

制定明確目標:是要吸引投資、談合作、賣產品,還是做公標案?先想清楚再布局。

2. 整合多元資源

行銷企劃背後需要結合市調、數位行銷、產品營運、財務預估、專案管理等面向。

3. 靈活變通

面對不同對象(政府單位、投資人、B2B 業務),需要不同的說服重點與提案策略。

4. KPI 與追蹤機制

不是只為了「過案」而提案,應從一開始就規劃執行步驟、數據追蹤、效益檢核。

隨時提醒自己:你的提案要賣什麼、帶來什麼價值?

行銷企劃和提案絕非「華麗表演」那麼簡單,而是整合市場洞察、產品定位、商業模式與溝通演繹的一門複合型專業。

釐清自我與市場:若你是品牌方,請重新檢視自己在市場中的定位與產品核心利益;如果你是行銷新鮮人,請打破「提案=演講秀」的迷思,思考如何為客戶解決問題、創造價值。

養成綜合能力:除了簡報技巧,還要懂專案管理、資源整合、成本預估、風險控管等,才能在不同提案場景中游刃有餘。

長期優化:在提案「過關」後,持續追蹤成效、優化策略,才能真正讓客戶或投資人感到安心與信任。

如果你對「行銷企劃」、「提案設計」、「商務簡報」等議題感興趣,或想知道更多產業應用案例,近期也會有多場直播和訪談,帶給大家更多實務觀點與學習機會!

梧桐
梧桐

梧桐本人

發佈留言